据说清朝后期太平天国的时候,在乐山大渡河过河的船上,有一个身材魁梧、相貌堂堂的人,好像是由大渡河上游下山来的,他长途跋涉,背上背着一把红伞,上面现出“羽翼王府”四个字,伞打开后字就没有了,但在红伞上印有“泸州制”图章。当时在船上有人发现,觉得羽翼王府是“翼王府”三字,疑他是翼王石达开,上岸后奔告官府,衙役追来捕捉,但此人已杳无踪迹了。这个故事迅速传遍国内,人们都说泸州红伞能保佑好人一生平安、化凶为吉,人们争相购买泸州红伞使用、保佑自己或馈赠亲友。
伞是一种能够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、雪、阳光等的工具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,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。 当时被人们称之为“簦”。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,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,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受中国文化影响,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,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。
......
美浓的油纸伞制作精巧,伞面上的中国书画极富美感。美浓油纸伞据说源自广东潮州,在传统的客家习俗中,女子结婚嫁妆中一定会有两把油纸伞,因为“纸”与“子”是谐音,具有早生贵子之意,且伞面时圆形代表“万事圆满”,如今的油纸伞着重于古典、美观,游客来台湾也会特别到美浓一睹油纸伞风采。
油纸伞......
提起泸州红伞,很多40岁以上的泸州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荣誉感和怀旧心情,在建国前和七十年代以前,泸州红伞就是中外驰名的名牌产品,它的产地就在泸州现在的江阳区分水镇上。 在民国初年,泸州特产──红纸伞是有名的产品,远销国外及南洋各地,人们都称赞泸州红伞工艺精湛,技术考究,制作精美。 泸州红伞的主要原料竹子,其选竹主要是泸州纳溪一带......
甲路纸伞,是婺源传统名牌产品。早在明清年代,就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,1936年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。民谣唱道:“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,扬州的女子不用拣”,可见当年之盛。
甲路纸伞选用优质木竹、皮纸、桐油等制成,工艺承传统之法,画面取民间之彩,风格别致,纸伞可避雨、可遮阳,美观轻便......
南方多雨,伞因此成了福州人居家必备的工具之一。福州有一俗话叫“包袱伞”,意指福州 人出门的包袱中必有伞,可见伞与福州人生活的关切程度。福州的纸伞业繁盛于清代,到了清末 民初,全城纸伞店最多时达三百余家,其中以位于中亭街的“杨常利”伞店最为著名,杨常利的 伞既能遮挡炎炎烈日而不发泡、不爆裂,还能抵挡倾盆大雨冲淋而不脱骨、不漏水,甚至伞面......
选取杭州名产丝绸为伞面,绘画多以西湖风景为主,兼及古代仕女,翎毛花卉,色彩鲜艳,美观大方,雅俗共赏。伞头伞柄也有多种造型,装饰考究,富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,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朵鲜花。品种除日用绸伞、彩虹绸伞、儿童绸伞外,还可定制各种规格的野外测绘伞、摄影伞、海滨伞、公园伞、杂技伞、舞蹈伞等。
据说清朝后期太平天国的时候,在乐山大渡河过河的船上,有一个身材魁梧、相貌堂堂的人,好像是由大渡河上游下山来的,他长途跋涉,背上背着一把红伞,上面现出“羽翼王府”四个字,伞打开后字就没有了,但在红伞上印有“泸州制”图章。当时在船上有人发现,觉得羽翼王府是“翼王府”三字,疑他是翼王石达开,上岸后奔告官府,衙役追来捕捉......
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24号
黔ICP备17008023号-2 ©2023 特博_测试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