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走遍中国》水族水书
[中国影像方志]水书被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“活化石”
[文明密码]水族的水书
水书
水书,水族的文字, 水族语言称其为“泐睢”。 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、地理、宗教、民俗、伦理、哲学等文化信息。
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,至今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,如婚丧嫁娶仍然照水书记载的“水历”推算决定。 历史沿革
谁创造了水书?传说"水文字"是一个叫陆铎公的人创造的,在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水东村,当地的水族和布依族人都用布依语和水语吟唱一首古老的民谣,翻译成汉语是这样的:"有个老人叫陆铎,四季居住山洞中。青石板上造文字,造得文字测吉凶。所有良辰全送人,等到自己造房时。书上已无好日子,无奈只好住洞中。若问深洞在哪里,就在水岩和水东。"
水书的神秘还在于它的"古"和"反"。水语称水书为"泐睢"。唐代设置抚水州,安抚自称"睢"为主体对象的人类群体,从此以"水"代"睢"。这是中央王朝确认水族之始。
 2002年3月,“水书”纳入首批“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”。
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,2006年5月20日,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......
百度百科
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9238号
黔ICP备17008023号-2
©
特博-
测试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