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白莲

     相传,五祖弘忍在东山白莲峰顶尖手将白莲栽在池中,夏秋之间,白莲盛开。清香四溢,故有“异香何处发,峰顶藕池中”之句。更有奇者,此处白莲光开花,不结籽,不知何故。唐朝诗人裴度游此题诗日:“遍寻真迹蹑莓苔,世事全抛不忍回。上界弗知何处去,西天移向此间来。岩前芍药师新种,岭上青松佛手栽。更有一般人不见,白莲花向半天开。

     东山白莲,在县北13公里处。相传,五祖弘忍在东山白莲峰顶尖手将白莲栽在池中,夏秋之间,白莲盛开。清香四溢,故有“异香何处发,峰顶藕池中”之句。更有奇者,引处白莲光开花,不结籽,不知何故。唐朝诗人裴度游此题诗日:“遍寻真迹蹑莓苔,世事全抛不忍回。上界弗知何处去,西天移向此间来。岩前芍药师新种,岭上青松佛手栽。更有一般人不见,白莲花向半天开。

   ......

......更多


   团风苦荆茶

   团风苦荆茶是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特产。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形似荆刺得名,具有提神醒脑、清火明目、消肿利尿、降压消食等功能,对于治疗肠炎腹泻、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。
  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形似荆刺得名,它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,其中包括硒和锗两种抗癌微量元素。具有提神醒脑、清火明目、消肿利尿、降压消食等功能,对于治疗肠炎腹泻、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。1977年,经湖北省植物研究所验证,苦荆茶系“猫儿刺树”变种。这种茶树高者3米,矮者1米多,分枝部位很低,主枝不明,全株呈塔形,叶片宽大深绿,有蜡质层,多角形的叶缘上生有3-4对小刺。苦荆茶的制作与一般茶叶相同,汤味苦,但饮之先苦后甘,回味清新爽润,同时极耐冲泡,一两片叶即可总冲泡一天,三天后仍有苦味。
  苦荆茶种植历史悠久,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团风县境内。400多年前,李时珍在大别山脉南麓的大崎山发现一味有趣的药茶,味道极苦,而山民们用它治疗肠炎腹泻、痢疾等肠胃病却"茶到病除",《本草纲目》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:"微苦、凉、无毒,浸酒、补腰脚令健,叶皮同用"。这味药茶就是团风
......更多



   鄂东茯苓
  茯苓,亦名伏灵、伏菟、松腴、不死面。伏灵之名出于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,传云:“所谓伏灵者,在警丝之下,状似飞鸟之形。”《淮南子》也载有:“千年之松,下有茯苓,下有菟丝。”李时珍说:“下有茯苓,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,山人亦时见之,非菟丝子之菟丝也。注淮南子者,以菟丝子及女萝为说,误矣。”
  茯苓为担子菌纲,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,靠吸收松木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生长。嫩时白棉绒状,成熟后呈棕褐色皮状。李时珍说:“茯苓有大如斗者,有坚如石者,绝胜。其轻虚者不佳,盖年浅未坚故耳。”现仍有野生,但主要靠人工培养。
  据《本草纲目》载:茯苓“主治胸胁逆气,忧恚惊邪恐悸,心下结痛,寒热烦满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。久服,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。”甚至有人说它“通神而开心,调营而理卫,上品仙药也。”宋苏颂著《集仙方》,把茯苓酥描述为“日食一枚,终日不饥。”慈禧太后曾令御膳房制作“茯苓饼”供膳,并以此赏赐王公大臣。
  茯苓的主要成分,目前已知的有茯苓聚糖、茯苓酸、麦角甾醇、胆碱、组织氨、磷脂、蛋白质、酶等,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有益健康的药品。因此,
......更多



 
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9238号
黔ICP备17008023号-2 ©2024 特博网-测试版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