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汉桃花米,四川省宣汉县特产,原产于该县桃花乡,中国地理标志产品(农产品地理标志)。宣汉县是巴人?发祥之地,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,就是一个古老的稻区。尤其是该县桃花乡一带气温适宜,雨量充沛,昼夜温差大、生长期长,阳光、水源充足,土壤含硒,形成了桃花米的独特品质。从唐朝始宣汉桃花米就已驰名,并作为贡米供奉给皇帝,因而美名传播四海。
宣汉桃花米,原产于宣汉县桃花乡刘家沟村。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,四川省农科所和宣汉县土肥站的专家就多次实地考察,并取土进行化验,结果表明,这块土地含有一种微量元素—硒。海拔850米高的刘家沟,含有硒的土壤、摄氏12.6度年气温、1400毫升的降雨量、260天的无霜期、昼夜温差大、生长期长,阳光、水源充足,是形成桃花米独特品质的原因。
宣汉县是巴人发祥之地,已勘明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,就有人生活、生产,是一个古老的稻区。相传早在公元8世纪中叶的唐朝开元年间,宣汉县桃花乡刘家沟村的大米就已驰名,并作为贡米供奉给皇帝,因而美名传播四海。
唐朝大诗人元稹在达州府任知府时,经常在阳春三月外出踏青,有一年,元稹乘舟顺州河而上,行至宣汉县境内汀江(今东林河)时,有当地人送来刘家沟大米供奉,他看到这种大米剥壳后,面似桃花,质地滋润,颗粒饱满,体形修长,煮的饭晶莹如雪,味道香甜爽口,且米饭两头开花中间不断腰,像一朵朵小小的桃花,煞是好看,元稹饱尝此米饭后,赞不绝口,著诗颂曰:“倚棹汀江沙日晚,鲜花野草桃花饭。长歌一曲烟霭尽,绿波清浪又当还。”桃花米因此而闻名于世。
自唐代武则天后,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,桃花米就成为皇宫的供奉之物,故有“贡米”之称。到了明清,桃花米甚至成了当地富绅的贿赂品。清朝嘉庆年间,宣汉县乡绅罗思举,以两升桃花米的代价向嘉庆皇帝讨得了兵马元帅一职。.... |